順勢來到三樓的「大西洋聯合館(西館)」參觀,一格格的攤位充當這些國家的展館,看起來像是「國家版」的「世貿電腦展」。不過,才剛走進聯合館便看到「塔吉克」站在眼前,傻眼了......據我所知,內陸國家「塔吉克」在中亞,阿富汗北邊、吉爾吉斯南邊,烏茲別克右邊,不論怎麼看,他都不應該是「大西洋聯合館」的成員*!
*根據現場資訊,前面提到的「塔吉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歸於「歐洲」,故置於大西洋館。這個「歸類」概念相當「新穎」,不知道當地民眾怎麼想?
這座「聯合館」品質參差不齊,由於參展經費有限,不少國家順勢把它打造成「觀光宣傳區」,但也看到不少國家乾脆「棄守」,沒留半個人顧攤位(國家),連代表國家的東西都可以弄得這麼隨便,真是大開眼界!
![]() |
↑突兀的「塔吉克」跟一卡車的大西洋國家並立。
|
![]() |
↑塔吉克別具風情的超細緻參觀紀念。
|
![]() |
↑三度與台灣建、斷交的中美洲島國「格瑞那達」。
|
![]() |
↑1981年自英國獨立並建國的中美國家「安地卡及巴布達」將攤位打造成觀光諮詢處,
算是用心經營的攤位。
|
![]() |
↑人口僅八萬多人的這個國家在該區域的經濟表現相對亮眼。
|
![]() |
↑「蓋亞那」的攤位無人駐守,一切從簡「自助式」。
|
![]() |
↑位在南美洲北部的「蓋亞那」是南美洲唯一說英語的國家。由於翻譯問題,台灣為了與隔壁的法國省份「法屬圭亞那」區隔,將首都為喬治敦的政權稱為「蓋亞那」,而中國則將其稱為「圭亞那」。
|
![]() |
↑人口僅四萬的中美洲台灣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攤位設計吸引目光。
|
![]() |
↑台灣友邦「宏都拉斯」的表演團正在聯合館盡頭的大型舞台演出,表演當地歌舞,吸引相當多遊客駐足欣賞。
|
![]() |
↑尼加拉瓜館以觀光攤位呈現,現場有韓、英兩種文字的簡介可索取。
|
![]() |
↑摺頁內容大致介紹尼加拉瓜並指出其位置。
|
![]() |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曾遭列強勢力多次入侵的台灣友邦「多明尼加共和國」命運相當多舛,景色卻也十分曲折、出眾。
多明尼加另一側、同樣位於「西班牙島」的友邦「海地」則被2010年的地震重創,奪走全國30%人口,至今仍滿目瘡痍。
|
![]() |
↑台灣在拉美最堅強的勢力之一-位在對蹠點的「巴拉圭」也以攤位形式參與世博。
|
「無共和毋寧死」,崇尚自由、和平、民主、自立的巴拉圭與台灣享有相似的核心價值。
南美洲唯二的內陸國之一,巴拉圭靠著與鄰國(尤其是巴西與阿根廷)頻繁的轉口貿易扭轉其屈於內陸的環境,將近百分之六十(58%, 2011)的人口從事服務業,與巴西交界的邊境城市「東方市」更曾經是重要轉運站,雖然今日的東方市逐步沒落,但依舊有一定的貿易地位。台灣在首都「亞松森」設有大使館,在「東方市」設有總領事館,兩地的台灣僑胞皆有一定數量,足見東方市過去的歷史有多輝煌。
二十世紀以來,受限於人口規模而必須依靠阿根廷與阿西的巴拉圭曾幾度因「鄰國打噴嚏」而「重感冒」,但近五年來經濟恢復穩健成長,產業也正在轉型,六百萬人口的台灣友邦巴拉圭正在「南錐市場」中逐步展現實力。
![]() |
↑三色國旗中間放上國徽,燙金字用西班牙語寫著「巴拉圭共和國」。
因為長期友台,大量台灣人前往當地投資、移民,台人勢力相當龐大。
|
大西洋館西館對面理所當然是東館,東館的參展國家是大西洋東岸的非洲與「歐洲的」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近年快速發展的黑暗大陸至今仍充滿神祕感,一起來看看!
*根據現場資訊,前面提到的「塔吉克」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都歸於「歐洲」,故置於大西洋館。這個「歸類」概念相當「新穎」,不知道當地民眾怎麼想?
![]() |
↑布吉納法索攤位外掛上國旗與國徽。
|
![]() |
↑「象牙海岸」(fr: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沒人看管的攤位正象徵該國多年來在內戰與獨裁政府間循環的無政府狀態。
|
![]() |
↑新帝國主義時代下的「法屬西非」中最大的國家「馬利」同樣深受內戰與獨裁所害,至今經濟持續停滯,年人均所得排名全球第166名吊車尾。
2013年初,馬利再度發生大型內戰,引發國際關注。
|
![]() |
↑台灣的西非友邦「甘比亞」是整個非洲最小個國家,面積僅台灣的三分之一。
特別的是,其國土大致就是「甘比亞河」的流域範圍,令人印象深刻。
|
![]() |
↑可以照相的大西洋共同館「東館」與西館一樣設有商品販賣攤位,創造參展國外匯。
|
-麗水世博精采Day 02
點此閱讀麗水世博記行全系列文章 或點此前往快速選單閱讀全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