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順天灣國際園藝博覽會」已在今(2013)年4月20日開幕,歡迎光臨地球的花園,讓花兒的微笑妝點你的春天! |
↑準備載我們到順天站換車的1504次無窮花號列車。
這班列車將花費五個小時北上,一路開回首爾。
|
無窮花號列車堪稱韓國鐵道的「經典款」,在1983年底上線接替逐步老化的「統一號」運行,在當年是全國最高級的車款。早期車輛很大部分由台灣的「唐榮鐵工廠」(今台灣車輛”TRSC”)打造,當時台韓間密切關係由此可窺一二。直到1990年代,新出廠的車輛才逐步由韓國本土廠商「大宇重工」與日本商「日立製作所」接手生產。
根據韓國政府在2012年頒佈的「2020交通願景」,計畫在2020年以前將鐵道系統全面升級,達到主要城市間2小時抵達的目標。至此,速度相對較慢的「無窮花號」走向歷史舞台已無可避免。*
*Korail預計先淘汰新村號,爾後二階再淘汰無窮花號。
![]() |
↑這班無窮花號列車將開往首爾(龍山站)。
牌上使用韓文漢字寫法「麗水엑스포」(麗水Expo)。
|
「無窮花」事實上就是「木槿花」,是大韓民國國花。木槿極為耐旱且生命力強韌,象徵歷盡磨難依舊志氣彌堅的大韓民國。事實上「無窮」與「木槿」兩字的韓語發音相當接近,我猜想應該也是「木槿」在當地被稱為無窮花的原因之一吧!
![]() |
↑月台上麗水世博站的燈箱。
可以明顯發現「丽水世博会」這五個字的顏色與其他字母不甚相同。
|
![]() |
↑吃吃喝喝!與台灣高鐵不同,附有餐飲區的高鐵山川號車廂。
位在4號車的餐飲區隔出部分空間作為餐飲服務區,其餘空間仍是座位,只是座位為四人一組的餐桌。
|
![]() |
↑月台上,2010年的山川號與1990年代的無窮花號平起坐,祖孫一家。
無窮花號雖速度較慢但內部空間寬敞,比起快速的山川號舒適許多。
|
*由穿著打扮、年齡、手提物與下車車站判斷猜測。
**一大群歐籍遊客身上的背包皆貼有國旗,國籍以挪威與丹麥為主,另有一位德國人。
![]() |
↑車廂內部燈光明亮,設施雖較陳舊但維護得還不錯。
|
不過,截彎取直後的路段直得完美,無窮花號在軌道上奔馳,頗有搭上高鐵的錯覺。速度與風景間的取捨,見仁見智。
↑麗水-順天路段多數在地塹與隧道中行駛,
一覽沿途風光的機會實在不多見。
|
僅僅十八分鐘車程即抵達順天站*,很多乘客在此站上下車。「順天」是南海岸重要的轉運中心,各兩條鐵路與高速公路在此十字交叉,東側緊鄰光陽港,西北部則靠近韓國南部大城、台南的姊妹城市「光州」,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順天站除了作為客貨運轉運站外,這裡還有 Korail 的順天車輛基地,規模龐大。幸好以貨運為主的順天站只有六個客運月台,很快便找到往釜山方向的乘車月台。
![]() |
↑順天站一隅,
「殉職英靈碑」靜靜守護工程艱鉅的慶全線鐵路。
|
接著要搭乘的路段將長達206公里(包含慶全線「順天-三浪津」168.3公里、京釜線「三浪津-釜田」37.2公里),預計得耗時4小時25分鐘才會抵達釜山。
「慶全線」為「朝鮮半島環形鐵路」其中一環,始於慶尚道而終於全羅道,故稱「慶全線」。這條路線由多個原先各自不隸屬的段落組成,早在1905年縱貫的「京釜線」通車後不久,支線性質的「馬山線」(三浪津-馬山)便率先通車。1922年7月,西端的「松汀里-光州」間15公里路段通車,首開西段記錄。隨後在1923年12月,東段再度有大幅進展-「馬山」與「晉州」間長達110公里的關鍵路段完成,至此「慶全線」雛形出現。
「慶全線」為「朝鮮半島環形鐵路」其中一環,始於慶尚道而終於全羅道,故稱「慶全線」。這條路線由多個原先各自不隸屬的段落組成,早在1905年縱貫的「京釜線」通車後不久,支線性質的「馬山線」(三浪津-馬山)便率先通車。1922年7月,西端的「松汀里-光州」間15公里路段通車,首開西段記錄。隨後在1923年12月,東段再度有大幅進展-「馬山」與「晉州」間長達110公里的關鍵路段完成,至此「慶全線」雛形出現。
1930年12月,西段自「光州」經「順天」到「麗水」間160公里的長段落完成,隨後因路線整編合併「松汀里-光州」路段,再因「全羅線建設計畫」*順勢將「順天-麗水」段轉移全羅線使用。最終成為起自「松汀里」而終于「順天」的鐵道,是為140公里長的「光州線」。
到了大韓民國建國的1948年,已具今日規模的「慶全線」僅剩「順天-晉州」區間將近80公里的困難路段未完成。
*全羅線有關歷史可見本遊記前篇敘述。
1961年5月,朴正熙發動政變而走馬上任,擬定「第一期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計畫」,決議全力構築鐵路交通網,「慶全線」這個名稱首見於官方。
「順天」至「晉州」路段雖不長,沿途卻地形險惡,艱難的工程包括38座橋樑與27座隧道,對1960年代的韓國來說是不小的挑戰。1962年4月動工的工程直到1968年2月才竣工,而全長325公里的「慶全線」更是歷經65年才打通,過程十足艱辛。慶全線的完成促進湖南與嶺南*地區交流,原先受山勢與河流阻隔的兩地總算建立穩定的聯絡線。
「順天」至「晉州」路段雖不長,沿途卻地形險惡,艱難的工程包括38座橋樑與27座隧道,對1960年代的韓國來說是不小的挑戰。1962年4月動工的工程直到1968年2月才竣工,而全長325公里的「慶全線」更是歷經65年才打通,過程十足艱辛。慶全線的完成促進湖南與嶺南*地區交流,原先受山勢與河流阻隔的兩地總算建立穩定的聯絡線。
*湖南地區指今日全羅道,係因位於「湖江」(今名”錦江”)以南而稱之。嶺南地區指今日慶尚道,因位於大關嶺以南(即指太白市以南)而稱。有關湖南與嶺南兩區域之間的省籍情結在此不詳述。
![]() |
↑1952次由順天端點出發往釜山(釜田站)的無窮花號列車。
|
起於「順天站」的1952次列車同樣是無窮花號,不過車廂只有四節,無任何特殊車廂,比起稍早開往首爾的列車還附掛餐車與遊戲車廂的「陣容」樸實許多。由於是起點站,列車早就在月台等候乘客搭乘,我們也就直接上車啦!
↑使用日本東洋陶器(東陶,TOTO)在「遠古以前」生產的車用馬桶組合,這列年代久遠的無窮花號儼然是歷史博物館。注意右側的衛生紙-放得這麼高,簡直罔顧小朋友上廁所的權利啊!
|
不同於幾天前往返「東海南部線」的列車多采多姿,這列普通的無窮花號比較特殊的部份大概只有位在車廂前半部的「廁所」了-恰巧前面幾篇內容都沒有針對廁所作過介紹,便利用這次機會簡單帶各位讀者們「參觀一下」。由於無窮花號車體頗寬,包括座位空間等設施都蠻寬敞*,不過這廁所空間卻大得超乎我的預期。
*座位及走道皆寬於韓國高速鐵路列車。
門一拉開向左邊看去,長方形的廁所內部只放了一個「東陶公司」的古董作品,內襯是不鏽鋼而外部是塑膠-還被不知道哪個沒品的傢伙用菸頭虐待了幾次,留下永遠的烙印。馬桶後方以及正前方就是機電箱,不過門的對面向外開了一扇長形小窗,通風兼採光,讓廁所裡的「氣氛」頓時明亮不少-如果沒有這扇窗,在封閉的空間面對冷冰冰的機電箱上廁所恐怕會爆發恐慌症!
洗手臺並沒有一同被安排在廁所裡,它反而獨立在廁所外的走道上,這樣的設計也說明了為何廁所內部空間會如此寬敞。只是,為什麼這樣設計?鏡子搭配昏暗燈光孤零待在走道上,氣氛怪怪的!
![]() |
↑同為TOTO打造的洗手臺自己獨立在廁所外的走道上,也因此廁所內部空間非常寬敞。
|
![]() |
↑順天站月台上,一位即將入營阿兵哥正沉浸在母愛的懷抱,享用美味餐點。
|
另一座月台正有輛開往麗水的「世界路號」(누리로호 Nooriro,Korail 的新款通勤特快車種)火車進站,隔著車窗、看著乘客們充滿期待的雀躍模樣,不禁讓我想到幾天前搭乘高速巴士進入麗水市區時,同樣雀躍的心-時光匆匆,兩天的世博驚豔讓人回味無窮。
上午十點五分,列車闔上車門,緩緩駛離月台。整節車廂只坐了不到二十個人,沒了平時的擁擠,加上車廂音響不斷播送動聽的「Korail形象歌曲」,純音樂版本中輕快的音符跳動,車廂散發一股迷人的悠閒,彷彿整個車廂都屬於我!
↑韓國鐵道公社(Korail)的形象歌曲-"Oh! Glory Korail",歌曲輕快活潑!
![]() |
↑顯眼的螢光色為略顯老態的車廂注入新氣。
|
「順天-光陽」區間由於為交通要道,「慶全線」在此有短暫的雙軌電氣化佈設。列車前去光陽的路上,沿途看到不少交通建設全面施工中,看來世博真的替這個平凡的小漁村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 |
↑受益於世界博覽會,麗水周遭城市各項交通建設都如火如荼進行。
|
1995年整編鄰近行政區而升格的「光陽市」近年藉著南海岸的谷灣地形優勢,結合「浦項鋼鐵(POSCO)光陽廠」與南海岸交通中點的優越位置積極發展「光陽港自由貿易區」,加速引進外資進駐。目前先期以作為釜山港的副港為主,將來期望能成為「全羅道的出口」*,與全羅道的麗水、順天一氣呵成,打造「南海明珠」。1998年正式建港的「光陽港」在2011年的貨櫃裝卸量達到208萬TEU,全球貨櫃港排名第十六,成績斐然,並已在2012年8月與「台灣物流供應鏈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台灣與光陽的交流將逐步加溫。
*光陽隸屬慶尚南道,但該市與全羅南道僅一江之隔,近年與全羅南道關係已超越釜山。
![]() |
↑列車才剛離開光陽站不久,天空已經毫無阻礙。
|
結束「光陽站」的短暫停車後,無窮花號再度往釜山方向前進,不同的是,天空的電線消失了,從光陽開始,慶全線再度變回單軌非電氣化的純樸鄉間鐵道,彎彎曲曲的行車路線,也成了「拐彎遊記」最初的命名靈感。
安靜的無窮花列車上只有轟轟作響的引擎聲與偶爾從車門附近傳來的框啷聲。我倚於窗旁,靜靜欣賞窗外和平的田園之舞。多久沒這麼悠閒了?記不起來,只激動地想起過去三年甚至六年的打拼。
溫帶國家清朗的六月天,我坐著穿梭鄉間的慢車,享受層疊山巒與偶見的平原帶來的綠色震撼。
![]() |
↑穿梭山間的風景時而出現這種豁然開朗的瞬間。
|
![]() |
↑空蕩的國道二號(繪有黃線者)、沒什麼車的南海高速公路(最左側道路)與鐵道並肩同行。
|
![]() |
↑列車在「玉谷站」停等對向的列車、同是四節的無窮花號通過。
|
![]() |
↑攝於「津上站」的這張照片似乎讓時光倒流了20年-貨櫃上老式的卡通塗鴉、陳舊的地面還有這棵蒼蒼樹木。
|
可惜這座讓我「大開眼界」的小站只停留一分鐘,無緣下車品嚐「車站韓牛」的好滋味。
![]() |
↑津上「站」?看那專業的餐廳玻璃對比角落的車站出入口,「火車停靠」似乎只是副業!仔細往玻璃看去,內部桌椅隱約可見!
|
![]() |
![]() |
↑地形仍舊多山,但河流的出現至少替當地爭取了一些水田與可耕地。
|
離開津上,列車往更加層疊的崇山走去。在左右夾擊的山丘間通過人煙稀少的隘口,一個左灣右拐,視線豁然開朗-慶全線以鐵橋之姿,優美渡過愜意的蟾津江。這一切來得太快,等我回過神拿起相機時,火車已幾乎走完鐵橋,進入慶尚南道河東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